培训课程会不定期邀请在电生理和膜片钳研究领域从事多年研究的教授及**技术人员担任主讲。主讲老师均有丰富的膜片钳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经验,可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的基础理论培训和专业实验指导。
王克威教授:
现任青岛大学教授、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和特聘教授。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1988至1997年间分别留学剑桥大学和耶鲁大学。1997至2005年,在美国Wyeth制药公司神经科学研发部先后任**和**研究员,从事神经精神**的新药研发。主建并领导了多个新**研究课题和团队。2005年回国,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科技部863基金、973基金以及教育部培育基金和博士点基金等多项研究基金的支持。长期以来从事离子通道的结构与神经生物学的功能研究和**性**的研发。
吴杰教授:
吴杰教授在美国凤凰城圣约瑟夫医疗中心巴罗(Barrow)神经病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2年,任神经生物学系教授,神经电生理实验室主任。目前是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凤凰城)研究教授,也是汕头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脑功能与**实验室主任 。
吴杰教授在神经科学领域建树颇丰,尤其在尼古丁受体功能、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以及癫痫作用机制方面有**的贡献。发表了170多篇(SCI)研究文章,引用超过5300次,h-index42。在他的研究生涯中,他曾获得过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国自然科学奖(二等)、中国生理学会和广东省的多项奖项,并拥有3项美国**。
吴杰教授具有30余年使用电生理技术的丰富经验,精通单细胞膜片钳,脑片膜片钳和脑片场电位及整体麻醉动物的诱发电位和单细胞记录技术。另外还对急性分离神经元,制备脑片和各种膜片钳实验的给药系统有很深的造诣。
邹安若教授:
现任北京海威磐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岛大学****研究院兼职教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和德州理工大学生理系获博士学位,在犹它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专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世界有名电生理学家Dr.Michale Sanguinetti采用电生理学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遗传性和获得性(**所致的)心律失常的机制(LQT syndrom)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参与对心脏两个*重要的复极化通道HERG(Ikr)和KCNQ2(Iks)的克隆和电生理特征的确定。在2005年担任协和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兼职教授期间在中国率先开始了HERG通道的研究,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调节心脏快速延迟整流钾通道(HERG)机制的研究”并发表数十篇相关论文。在 加盟安进生物制药公司(全世界*大生物制药公司)后从事与离子通道(疼痛)有关的新药的开发以及****性研究。精通心肌细胞、神经细胞以及培养细胞全细胞和单通道膜片钳技术、蛙卵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对全自动膜片钳技术也有深入的研究如MDC的Barracuda, PatchXpress 7000A, Sophion公司的 QPatch全系列产品等。 在国际有名刊物(包括 NATURE)上发表 50 多篇文章。现主要从事**的心脏**评估和新药的研发。
李超逸博士:
现就职于磐石生物任实验室主任,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获药理学博士学位。师从国际有名电生理学和药理学家张海林教授以及有名电生理学家关兵才教授。从事中脑神经元兴奋性多样性的分子基础研究。是国内少数熟练掌握Patch-seq技术即将电生理膜片钳技术与单细胞转录组技术相结合的专家。同时对脑片膜片钳技术、单细胞膜片钳技术、脑立体定位注射技术、动物实验造模、在体场电位记录、单细胞PCR、单细胞QPCR、单细胞ddPCR等多项实验技术具有丰富的实操经验。
刘雅妮博士:
青岛大学药学院讲师,现为磐石生物技术顾问。2015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药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具有多年膜片钳技术使用经验,主要研究领域为靶向离子通道的神经药理学功能研究及神经精神******的研发。
李双涛博士:
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吴杰教授,现为磐石生物技术顾问。有多年的电生理实验背景,熟练使用脑片膜片钳、单细胞膜片钳和场电位等电生理方法,在电生理实验领域有丰富的实操经验。
王志学硕士:
大连医科大学生理学硕士。具备多年神经电生理相关研究经验,现就职于磐石生物,主要从事全细胞膜片钳相关的研究工作。对于AXON-MultiClamp700B放大器的pCLAMP系统的信号记录、后续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及膜片钳记录相关操作均有熟练掌握,在电生理实验领域有丰富的实操经验。
杨晨霞硕士:
毕业于青岛大学获药理学硕士学位,师从国际有名的电生理学专家王克威教授,现就职于磐石生物。具有多年电生理实验背景,熟悉单细胞膜片钳和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并有丰富的实操经验。
另:根据不同学员研究方向的不同,我们理论授课有侧重点,并根据研究方向邀请相应研究方向的多名高校从事电生理研究长达十年以上的老师参与授课。